世界杯加纳

「狼性」是草原人的宿命—成吉思汗崛起之路

秋涼狩獵為元貴族所好,此即元人所繪的《射雁圖》。

標籤: 中國史、歷史

文/王族

草原的居住者—天族

兀立山峰的白隼,一定來自一個大地方。

蒙古人因孕育出了成吉思汗這樣的「天之驕子」而讓世人矚目,細細梳理一下,便可以看到他們很清晰的歷史。

「蒙古」一詞源於蒙古中部的部落名稱,來隨著蒙古諸部的統一,由部落名稱發展成民族名稱。另還有兩種說法,一說「蒙古」的原意是「天族」,二為「永恆的部落」。

其實,追溯歷史是枯燥的。

如果把歷史不要捧得那麼高,也許還能找到一些有意思的事。現在我寫著蒙古族,但心裡卻一直想著這個民族與狼的關係。真正與狼接近,而且和狼發生過親密關係的是蒙古族。

作為游牧民的祖先,他們從狼身上學到了最基本的生存方法,而且充分應用到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中,所以,他們的生存方式更接近自然規律。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狼成了草原人的宿命,他們活著就是像狼一樣與命運做鬥爭,死後以氈裹起屍體,用牛車送到山上讓狼吃掉,他們認為,一個人在死後三天內如果沒有被狼吃掉,他的靈魂就不能上天,就不會有來世。

歷史上的蒙古人,其行為勢不可當,以極其瀟灑的身姿書寫了一個民族的神話。成吉思汗發揮大兵團作戰的優勢,「六度阿山」(今阿爾泰山)征服歐亞,讓世界像驚呼阿提拉一樣又一次驚呼,「上帝之鞭」出現了。

如此這般,便要相信,狼在蒙古人的內心深處煥發著永不泯滅的力量。

蒙古人發祥於大興安嶺,這已是被公認的事實。大興安嶺這樣一個寬廣、沉迷、堅實的地方應該與蒙古人身上的氣息相匹配,這便應了那句老話:「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大興安嶺周圍分布著茂密的森林、河流、草原、湖泊和田地,而蒙古人的先祖(大約唐代中期,當時稱「蒙兀」)走出了大興安嶺,從呼倫貝爾西邊的草原上遷徙,歷經鄂嫩河,最終在三河之源的肯特山(今蒙古國境內)站住了腳。幾百年後,不可一世的成吉思汗在這裡出生了。

關於蒙古人的發祥地—「燒山化鐵」

關於蒙古族最初的族源(用「蒙兀室韋」一名時期)的另一說法,其實就是靠著這個「燒山化鐵」事件流傳至今的。波斯史學家拉施特主編《史集》一書詳細記錄了這一事件:

古代被稱為蒙古的那個部落,與另一個突厥部落發生了內訌,終於引起戰爭。據值得信賴的貴人們(所轉告)的一則故事說,另一些部落戰勝了蒙古人,對他們進行了大屠殺,使他們只剩下兩男兩女。

這兩家人害怕敵人,逃到了一處人跡罕至的地方,那裡四周唯有群山和森林,除了通過一條羊腸小徑,歷盡艱難險阻可達其間外,任何一面別無途徑。在這些山中間,有豐盛的草和(氣候)良好的草原。這個地方叫額爾古納一昆。「昆」字意為「山坡」,而「額爾古納」意為「險峻」;這個地方意即「峻嶺」。那兩個人的名字為捏古思和乞顏。他們和他們的後裔長時期居留在這個地方生息繁衍。……

當這個民族在這些山裡和森林生息繁衍,他的所占的地域顯得日益狹窄不夠時,他們就相互商量,有什麼好辦法和不難做到的辦法,可使他們走出這個嚴寒的峽谷和狹窄的山道。

於是,他們找到了一處從前經常在那裡熔鐵的鐵礦產地。他們全體聚集在一起,在森林中整堆整堆地準備了許多木柴和煤,宰殺了七十頭牛馬,從牠們身上剝下了整張的皮,用那些皮做成了風箱。然後在那山坡下堆起木柴和煤,安置就緒,使這七十個風箱一起扇起木柴和煤下面的火焰,直到山壁熔化。結果從那裡獲得了無數的鐵,同時,通道也被開闢出來了。他們全體一起遷徙,從那個山隘裡走到原野上。

這段用波斯文字記錄下來的蒙古史料,故事性很強,其「事件」發生的過程引起了人們閱讀的快感,也成為後來的史學家研究蒙古部落先祖時必讀的史料。後來有人說,這段史料中提到的兩個人其實來自兩個氏族,後合二為一成為蒙古族,是「燒山化鐵」使他們走上了民族的道路。

與大自然相融的民族

我們還看到了蒙古人的先祖在多少年前體現出來的蒙古人的精神,他們在山隘裡對世界的計算,對自己的命令,對命運的挑戰,就讓我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成吉思汗、忽必烈等人的影子。

赤野千里的草原,遼遠無盡的天空,以及在大地上自由行走、渾身充滿了從大自然中獲取了力量的人,構成了草原上陽剛、歡快的生命氣息。它們鮮活、真實,在特殊的時刻和場景中強調了蒙古人的精神,從這樣的事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人和大自然在如何相融,人和信仰又怎樣變成了一致。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群蒙古人在歷史的煙塵中開始上路時,其實是簡單和從容的,他們抬頭向遠處張望,看到了陽光像明亮的手一樣,將山峰撫摸得分外冷峻。而在草原上,一條河,一棵樹,一塊石頭,或者一根小草,都昭示了生命的意義。這才是「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他們感到內心有了一股衝動,聽到遠處似乎隱隱約約傳來了動聽的歌聲。

這種簡單和從容,使他們不知不覺與大自然融為了一體。呵,那兩個陡峭的山坡上的人,其實是在舞蹈。

本文摘自《西方文明的制裁者:讓世界顫慄的阿提拉、耶律大石與成吉思汗》

書籍連結

《今日,晴時多雲,飛彈來襲:從戰地攝影師的視角,看見烏克蘭人在戰火下的生活態度》所謂的和平是擁有選擇權

標籤:烏俄戰爭、報導文學 文/渡部陽一、李惠芬 <遭受爆炸恐攻的被害家屬心聲> 渡部陽一,自學生......

06

9 月

《今日,晴時多雲,飛彈來襲:從戰地攝影師的視角,看見烏克蘭人在戰火下的生活態度》多角度透視戰爭:從不同的視角來解析戰爭的本質與影響

標籤:烏俄戰爭、報導文學 文/渡部陽一、李惠芬 <「在烏克蘭出生的烏克蘭人」眼中的俄烏戰爭> &......

06

9 月

貓在兩千年間的命運浮沉,牠們帶著獨特的魅力,開始了一場對古今人類的偉大征服!

標籤:世界史,文化歷史,貓 文/林韻 從神性隕落到面目可憎 千百年來,時常出現在古埃及人壁畫上嘴裡叼著飛鳥的貓......

28

5 月

美國的誕生:從一個殖民國家,到「民族大熔爐」,到世界大國的過程。

費城是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地,這裡的獨立廳、國會廳等歷史名勝依然保存完好,可謂是美國獨立前歷史的一座大博物館。 ......

05

1 月

李叔同浙江師範育良才,《送別》是與雪子滬杭聚別的真實寫照?

標籤: 人物傳記、歷史 文/汪兆騫 從日本歸國後,李叔同已由傳統士子,轉化為受過現代啟蒙學教育有......

15

12 月

關於拿破崙一生的7個時段(下):從帝國巔峰到魂斷滑鐵盧

標籤: 歷史、 世界史 文/探索發現系列.編輯委員會 拿破崙‧波拿巴 生年:176......

28

11 月

拿破崙傳奇一生的7個時段(上):從科西嘉走出的軍事天才,到法蘭西皇帝

標籤: 歷史、 世界史 文/探索發現系列.編輯委員會 拿破崙‧波拿巴 生年:176......

24

11 月

邱比特與安特洛斯,希臘人的愛情觀:純情與激情

標籤: 歷史、傳說 文/江逐浪 賽姬打開黃金盒 約翰.威廉.華特豪斯/ 1903 年/布面油畫/......

27

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