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音:「蹚」音tāng[ㄊㄤ],「趟」音tàng[ㄊㄤˋ]。故「蹚」與「趟」為極易區分之字,可因聲辨字(根據不同的讀音確定不同的字)。注意,原本「趟」曾作為「蹚」之簡化字,後根據《通用規範漢字表》二者已分開且毫無關聯。
辨意:
「蹚」是指在有水草或泥濘之地面行走、踐踏或用於固定詞彙「跌蹚」(行不正貌,亦作「跌踼(táng[ㄊㄤˊ])」),如「蹚著水過來」、「蹚渾水」、「蹚土」(在土質鬆軟的地面上行走,塵埃揚起)、「鏟蹚」(在農作物的行間鋤草、鬆土和培土)等。
而「趟」則是指移動次數之單位(相當於「遍」、「次」、「回」)或計算打拳次數之單位(相當於「套」),如「一趟」、「第二趟」、「打了幾趟拳」、「趟馬」(國劇演員表演的一種動作)、「趕趟兒」、「趕不上趟」、「光趟」(光滑平整的樣子,亦作「光堂」或「光燙」)等。
一句話辨析:「別蹚這趟渾水」。
文獻連結:
蹚 趟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打開 打開
《國語辭典》(萌典) 打開 打開
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打開打開
《國語辭典簡編本》 打開 打開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打開 打開
《成語典》 打開 打開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打開 打開
漢語多功能字庫(香港)打開 打開
筆順學習 開關 開關
關閉「筆順學習」
相關條目或文章推薦:
一簡多繁辨析之「臺、檯、颱、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