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加纳

揭秘:一个馒头的前世今生~

馍要香甜、有嚼劲,

要有“馍味”,

这是河南人对馍的追求。

河南人的哲学,

又是一部馒头的哲学。

形容人笨说“你就是个馒头”,

形容好差事说“是个香饽饽”,

给自己打气,

会说“不争馍馍争口气”。

从街头小巷热气腾腾

到国民盛宴精雕细琢

馒头,存在于我们生活每个角落

所以,

馒头是怎么变成国民美食呢?

下面我们看看馒头的前世今生

steamed bread

春秋战国

《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萧子显在《齐书》中亦有言,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面起饼”可视为中国最早的馒头。

steamed bread

汉朝

馒头最广为流传的故事,当属三国演义里那无从考究的一段佳话。

《三国演义》诸葛亮率军南渡泸水以讨孟获时,一条泸水横亘眼前寸步难行。

这可怎么办呢?

南蛮第三洞元帅阿会喃从敌营逃之献计用人头讨好河神。可见当时不仅人要饱食,而且泸河的水神也要饱食。

但诸葛亮并不想杀生,遂命人以白面裹肉蒸熟,代替人头投入江中,诸葛将其命名为“瞒头”,即欺瞒河神之假头之意,所谓瞒天过海,说的就是这样,神灵对诸葛亮的祭品很满意,遂让诸葛亮的大军平安通过河流。

后来蛮人被征服之后,人们便改“蛮头”为“馒头”,直到如今。

所以也有人认为:馒头之所以为馒头,是同“瞒”字同音引申而来。(且当一看哈哈哈)

steamed bread

晋代

晋以后一段时间,古人把馒头也称作“饼”。凡以面揉水作剂子,中间有馅的,都叫“饼”。

《名义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集韵》:“馒头,饼也。”

馒头衍生出了饼子?饼子得叫馒头爸爸?

steamed bread

唐宋

唐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有称作“玉柱”、“灌浆”的。《汇苑详注》:“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

自唐朝开始,把馒头列为了点心。

馒头成为食品后,就不再是人头形态。因为其中有馅,于是又称作“包子”。

宋王木永《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包子后注曰:“即馒头别名。”猪羊牛肉、鸡鸭鱼鹅、各种蔬菜都可作包子馅。同时仍然叫“馒头”。

馒头又衍生出包子?包子得叫馒头爷爷?

steamed bread

元明

自唐宋后,馒头也有无馅者。

《燕翼诒谋灵》:“今俗屑面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之者,都谓之馒头。”

元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当时馒头的发酵方法:“每十分,用白面二斤半。先以酵一盏许,于面内跑(疑是“刨”之误)一小窠,倾入酵汁,就和一块软面,干面覆之,放温暖处。”

这和我们现在吃的白面馒头有点像~

steamed bread

清朝

至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

“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但《清稗类钞》又把有甜馅者称“馒头”。“

山药馒头者,以山药十两去皮,粳米粉二合,白糖十两,同入擂盆研和。以水湿手,捏成馒头之坯,内包以豆沙或枣泥之馅,乃以水湿清洁之布,平铺蒸笼,置馒头于上而蒸之。至馒头无粘气时,则已熟透,即可食。”

所以,馒头也有馅和无馅之争?你是吃有馅馒头还是吃无馅馒头?

中国的馒头进程

跨越之久可达三千年

每一口都是风土人情

每一味都是历史积淀

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伴

五谷杂粮、健康饮食

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不变的传统

吃什么?怎么吃?

何时吃?如何吃出道道

吃出品位,吃出文化?

尽在《至味中国》

好书推荐

至味中国:饮食文化记忆

作者:王仁湘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责编 | 王 阳

责校 | 李英丽

审核 | 栗树平

温馨提示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部分图片及文字,来源于其他公众平台与互联网网页,其目的是为了将更好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人,版权依旧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