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百科
wps0321
2024-09-17
发布于河南 | 转藏
大
中
小
展开全文
橡树播报编辑讨论11上传视频壳斗科栎属植物展开3个同名词条橡树:美国的国树01:37橡树的特点详细介绍01:53揭秘软木橡树:不死小强的奇迹生命力01:06一分钟了解橡树00:50葡萄牙的“软黄金”橡树,为什么我国没有大规模种植?03:12一棵橡树的命运02:09世界上最大的橡树种植基地,每天能生产4000万个软木塞02:27现代诗《致橡树》,橡树与木棉诠释伟大而坚贞的爱情02:15今天画橡树,继续 一日一画 DAY1801:17橡树黑卡:保护树木,人人有责02:55树龄高达13000年,这棵橡树凭什么能成为冰川时期的活化石01:17找来一节空心橡树瘤,被我弄上车床加工后,直接变成了一件花瓶10:01收藏2336163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橡树(Quercus palustris Münchh.),又称栎树或柞树。壳斗科植物的泛称,包括栎属、青冈属及柯属的种,通常指栎属植物,非特指某一树种。栎属有615个种,其中450种来自栎亚属和188则是青冈栎亚属。其果实称橡子,木材泛称橡木。橡树大多生长在北半球。约200~250种栎树分布在美洲地区,300余种栎树生长在亚洲、欧洲及非洲北部。虽然我国栎属树种资源丰富,有50余种,可大致分为5个组(彭焱松等,2007),但大多数都分布在丘陵山地,且秋色叶树种较少,影响了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园林植物色彩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橡树作为一种良好的秋色叶树种,其引种驯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橡树是世上最大的开花植物;生命期很长,它有高寿达400岁的。 [7]果实是坚果,一端毛茸茸的,另一头光溜溜的,是松鼠等动物的上等食品。研究发现,位于美国加州的一棵侏鲁帕橡树已经生存了至少1.3万年,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为古老的活生物。相关星图查看更多世界各国的国树共42个词条9.5万阅读雪松黎巴嫩雨树新加坡菩提树印度白桦俄罗斯栎属植物共15个词条2.3万阅读枹栎枹栎(Quercus serrata Thunb.)是壳斗科栎属的落叶乔木植物,高可达25米。树皮灰褐色;幼枝被柔毛,不久即脱落;冬芽长卵形,芽鳞多数,无毛或有极少毛;叶片薄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叶缘有腺状锯齿;雄花花序轴密被白毛;壳斗杯状;小苞片长三角形,边缘具柔毛;坚果卵形至卵圆形,果脐平坦;花期3-4月;果期9-10月。绒毛枹栎为枹栎的变种,与原变种的不同处为小枝、叶柄、叶背密生星状绒毛。枹栎分布于中国西北、西南、华南及华北地区,辽宁南部也有栽培,日本、朝鲜亦有分布。枹栎常生于海拔200-2000米的山地或沟谷林中, 喜光,喜湿润肥沃土壤,也耐干旱、瘤薄,较耐寒。一般繁殖方式为播种繁殖。枹栎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枹栎的果壳有收敛固涩,涩肠止泻的功效; 种子富含淀粉,可供酿酒和作饮料;树皮可提取栲胶;叶可用于饲养柞蚕。枹栎的木材红褐色,有光泽,纹理直,质坚硬而收缩性大,可用于胶合板、造船、枕木、农具、体育用品、烧炭等用材。其适应性强,还可作为荒山中的造林树种。富宁栎富宁栎(Quercus setulosa Hickel & A. Camus ),是壳斗科 、栎属常绿乔木,高达20米,树皮深灰色,片状剥裂。刺叶高山栎刺叶高山栎(Quercus spinosa David ex Franch.),是壳斗科栎属常绿乔木。刺叶高山栎小枝幼时被黄色星状毛,后渐脱落;叶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近圆或浅心形,全缘或疏生刺齿,幼叶两面被星状毛及单毛,老叶下面中脉下部密被灰褐色星状毛,余无毛,上面中脉、侧脉凹下;花序轴被疏毛;果壳斗杯形;小苞片三角形,排列紧密;花期5-6月;果期翌年9-10月。刺叶高山栎产于中国陕西、甘肃、江西、福建等地区,缅甸也有分布,生于山坡、山谷森林中,常岩石裸露峭壁上。刺叶高山栎喜温暖湿润环境,抗寒、抗旱性较好。刺叶高山栎采用种子播种繁殖。刺叶高山栎的树皮和叶,具有止泻痢、止血等功效。刺叶高山栎种子含淀粉,树皮、壳斗可提取栲胶;叶密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合作特大型、大型、中型盆景,可培植成直干式、附石式、枯梢式盆景;木材材质极为坚硬,多用作木工刨床、织布梭、柄把及枪托,以及一些特种的耐磨用材。黄山栎黄山栎(Quercus stewardii Rehder)是壳斗科、栎属植物。落叶乔木,高达1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叶片倒卵形或宽倒卵形,顶端短钝尖,基部窄圆。壳斗杯形,包着坚果1/2,坚果近球形。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喜生于干旱的沙质土壤。可用作家具、农具、房屋建筑及室内装修等。中文名橡树拉丁学名Quercus palustris Münchh.别 名尖齿白栎界植物界门种子植物门纲木兰纲目壳斗目科壳斗科属栎属种橡树目录1植物学史2形态特征3生长环境▪地形▪气候4分布范围5繁殖方法6栽培技术7病虫防治8下级分类9主要价值▪研究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食用价值10分布广泛11植物文化植物学史播报编辑[1]橡树是栎类的总称。橡树自古作为薪材利用。《宋代图经本草》记载:材大者可作屋料,枝小者可作薪炭。明代《本草纲目》也有“木坚实而重,大者可作柱栋,小者为薪炭”的记载。我国是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自火发现后就有熟食的习惯,木材是人类最早利用的生物能源,人类历来十分重视薪炭材的利用和生产。由于橡树(如栓皮栎、麻栎、槲栎等)萌蘖性强,橡材热量大,所以《诗经》中就有“析其柞薪”的记载,它一直是我国最好能源薪炭用材。 [10]发展橡树生物质能源,不仅是我国未来能源的一个补充,而且可以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提高森林质量,是林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能够有效地为农民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如果发展6.67万公顷以栓皮栎为主的橡树林,可以储水3.32亿立方米;每年可新增涵养水源6667万吨,可滞留灰尘453万吨;每天可吸收CO2 66670吨,同时释放O2 48666.18吨;12~13年生的麻栎林树冠截留(降雨)率为21.8%~26.35%,较草地减少地表径流75%左右。在美国,橡树被视作国树,英国栎是英国田园风景的重要代表树种,而在中国,由于引种时间较短,加之育苗技术和种植养护技术不够成熟,苗源不充分,在园林应用上尚处于起步阶段。橡树在园林上应用形式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多样,可作庭荫树、园景树、行道树等。 [7]形态特征播报编辑橡树(6张)落叶或常绿乔木,高达25至30米甚至以上。树皮暗灰褐色,略平滑。小枝褐色,无毛。冬芽长卵形,长3~5毫米,无毛,芽鳞暗褐色,多数,覆瓦状排列。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7~10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每边5~7羽状深裂,裂片具细裂齿,叶面深绿色,叶背淡绿色,无毛或脉腋有簇毛;叶柄长2.5~5厘米,老时无毛。雄花序与叶同时开放,数个簇生;雌花单生或2~3朵生于长约1厘米的总柄上。橡树(5张)壳斗杯形,包着坚果1/4~1/3,直径1.5~1.8厘米,高1~1.2厘米;小苞片三角形,紧密覆瓦状排列,无毛而有光泽。坚果长椭圆形,直径约1.5厘米,高2~2.5厘米,淡褐色,被薄绒毛,后渐脱落;顶端圆形,有小柱座;果脐平或微内凹。花期4~5月,果期翌年9月。原产美洲。本种耐水湿。坚果含淀粉46.1%,单宁10.6%,油脂12.6%,蛋白质7.4%。 [2]橡树(2张)橡树植物落叶或常绿,树势雄伟,树冠庞大,根深叶茂,叶形优美多姿,秋色缤纷,寿命长,抗污染,可作为优质城乡绿化景观树种。 [7]生长环境播报编辑地形橡树是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重要成分,分布在丘陵山地,具有较强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灾减灾等生态功能。 [8]气候抗逆性强,耐干燥、高温和水湿,抗霜冻和城市环境污染,抗风性强,喜排水良好的土壤,但在粘重土壤中也能生长。橡树喜沙壤土或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耐环境污染,对贫瘠、干旱、偏酸性或碱度土壤适应能力强。橡树生长速度中等,在潮湿、排水良好的土壤上每年长高60厘米。分布范围播报编辑葡萄牙、中国辽宁熊岳、北京、山东泰安、青岛、河北西部山区、湖北西部山区(恩施州、长阳地区)、河南均有分布;安康有栽培。繁殖方法播报编辑果实橡树主要用种子繁殖。 [3]栽培期:春季发芽期:种子繁殖,种子不需要处理即可发芽,但发芽时间较长。若播种前在5摄氏度条件下处理30至45天,可以提高发芽率,2~3周即可发芽。每667平方米(1亩)播种量在100~250公斤,播种时应将种子横放,以利胚根向下生长。覆土厚度2~5厘米,当年苗高可达20~40厘米。壮苗培育(1)播种育苗选择适龄(20~80年生)健壮母树,适期采种精选纯种,认真选择良种选好圃地深耕耙磨开沟条播精细管理间苗截根适宜播量和密度等;(2)扦插育苗:嫩枝扦插成活率高。栓皮栎嫩枝扦插成活率为56%,硬枝扦插成活率10%,麻栎嫩枝扦插成活率为60%~70%;(3)嫁接育苗栓皮栎等不同橡树不同时期采集接穗嫁接试验表明:以春季发芽期嫁接成活率高;(4)容器育苗: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据安徽省林科所试验容器苗60天上山造林,成活率达80%~100%。 [1]栽培技术播报编辑栽植栽植播种,在栎树的栽培技术中,播种工作作为栎树确保栎树健康生长的基础,需要种植户进一步明确相关的技术要领,从而提升自身的栽培操作水平。在栎树的播种技术要领方面,种植户应当在出芽率达到80%左右时,开展播种工作,在此过程中,种植户要先用工具将轻基质进行打孔处理,并把栎树芽的胚根截下1/3左右,然后再用立放的方式将树芽放入轻基质孔中,掩埋1/2的树芽,剩余部分直接裸露即可。除此之外,在操作方式上,种植户有两种选择,即操作台播种和苗床播种。种植户可以将托盘放在操作台上,完成播种工作后,再把托盘放回苗床,或者在把托盘在苗床上安置妥当后再进行播种。两种方式在播种效果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种植户可以按照效率高低来选取具体操作方式。与此同时,通常情况下,栎树在每年的2~5月份或9~11月份播种为宜,种植户要经常观察栎树播种后的生长情况,如果出现未出苗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补植。 [9]育苗,为了确保栎树的成活率,种植户应当做好育苗工作,从而增强栎树栽培技术的落实效果。在育苗工作中,种植户应当保证白天大棚内的气温在20℃~25℃为宜,夜间不得低于15℃。同时要对栎树种进行浇水,浇水工作以土壤湿润为准,并且在浇水过程中,种植户最好结合浇水施用磷酸二氢钾,来为栎树苗提供足够的养分,增强栎树苗的免疫力。除此之外,种植户还需要对栎树进行移栽处理。在此过程中,种植户最好选择地势平台、土壤肥沃、灌排水方便的地区作为栎树的移栽地点,并对土地进行精细整地处理,施入3%呋喃丹颗粒剂2.5kg/667m2,来杀灭土壤中的害虫细菌;同时施入足够的基肥,然后再将栎树进行移栽处理。 [9]病虫防治播报编辑虫害橡树虫害主要以蛾类为主。以栎粉舟蛾与栗实象鼻虫为例,栎粉舟蛾主要蚕食橡树叶,将橡叶大面积的蚕食导致栎树生长衰弱,枝条加速干枯。防治此种虫害可以采取叶面喷药措施,对叶面喷洒敌可杀溶液,可以有效防治蛾类幼虫生长。对郁闭度较高的栎树林区施放敌马烟剂,在无风的清晨或傍晚释放,提升幼虫防治效果。在七月~八月份的蛾类幼虫成虫高发期,用高瓦度黑光灯或水银灯对幼虫进行诱杀,可以明显提高消灭虫害的效果。或者引入幼虫的自然天敌资源,如捕食性鸟类、寄生蜂、螳螂等,以无化学污染的方式抑制虫害。栗实象鼻虫又称栗实象,属于幼虫。成虫会有假死性,不趋光,其以栗实子叶作为食物补充自身营养,并将虫卵产在栗实中,便于幼虫取食。防治此类虫病应在栗实成熟后及时采收,并用50℃的温水浸泡栗实,杀死幼虫。对落果及时处理,采取栎园垦覆措施,将越冬幼虫大面积消灭,防止虫卵生长。 [9]下级分类播报编辑亚属:栎亚属(欧洲,亚洲,北非,北美洲)英国栎(Quercus roburL. 'Fastigiata')美洲白橡(Quercus albaL.)大果栎(Quercus macrocarpaMichx.)蓝橡树(Quercus douglasiiHook. & Arn.)柔毛栎(Quercus pubescensWilld.)没食子树(Quercus infectoriaOlivier)黄橡树(Quercus muehlenbergiiEngelm.)大药栎(Quercus macranthara)夏栎(Quercus roburL.)无梗花栎(Quercus petrae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微信
献花(0)
+1
来自:
wps0321
>
《植物》
举报/认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