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早期(1966年—2006年)
编辑
释证严受其师释印顺“人间佛教”时时刻刻“为佛教、为众生”的观念影响,将佛教精神人间化、生活化。1966年释证严经历“一滩血”事件及“三修女”[13]的来访,成为了推动医疗志业的助力,在花莲普明寺成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8][9]
慈济初成立时为花莲当地三十名成员所组成,也有十多名或二十多名等不同说法。[9]工作主要是募款及济贫,推动“佛法人间化”理想。
1967年7月20日,《慈济杂志》创刊。当时“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改称“佛教慈济功德会”或者“慈济功德会”。[9]1968年5月,《慈济杂志》改为《慈济月刊》。
1972年“慈济贫民施医义诊所”在花莲市开设。辟设了“医疗站”、“义诊”等管道医疗群众。
1979年5月,释证严在静思精舍之慈济委员联谊月会中,提出了兴建佛教慈济综合医院的构想。为了启建医院,向台湾省政府社会处申请成立“财团法人台湾省私立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1980年1月获立案通过。[5]
1980年10月19日,时任台湾省主席林洋港拜访精舍,与释证严会谈,并向时任总统蒋经国回报。10月22日蒋经国亲临精舍,并指示花莲县府设法协助建院用地问题。后历经三次换地,两次动土,终于在1984年4月开始兴建。1986年8月17日正式启业。
1985年11月16日,慈济第一个广播节目《慈济世界》在民本广播电台开播。1986年9月1日《慈济道侣半月刊》创刊。
1989年开设“慈济护理专科学校”,培养东部护理人才。1993年创立慈济医学院,并陆续设立幼稚园、小学、中学。2000年慈济医学院改名成为慈济大学。
1990年8月23日,吴尊贤文教公益基金会邀请释证严在新民商工演讲,以“多给社会一分关心与爱心”为题。此时住在丰原的杨顺苓小姐听到法师的开示后,随即在邻里之间推动“资源回收,赞助慈济”。同年9月法师公开表扬杨小姐落实环保,慈济人自此在各地区设立“环保教育站”。
1991年孟加拉水患,慈济美国分会发起美金“一人一元”的劝募活动,将所募款项透过红十字会援助孟加拉飓风灾民,从此开启海外救援工作。
同年中国大陆华东、华中水患,慈济人于发起街头募款,正式踏入大陆地区。当时的两岸关系仍属紧张,此举让当时的台湾民众颇不谅解与诸多批评。释证严认为人道主义应超越于政治现况。该年进入中国援助水患灾民时,和大陆领导阶层达成一个目的:赈灾、二个原则:直接、重点进入灾区,深入最无人关怀之处、三个不为:不谈政治、不刻意传教、不搞宣传、四类物资:温饱的物质、复耕的物质、卫生的物质、解决居住的问题、五种协助:造名册、请提供车辆、维持秩序等等[14]。此五点成为日后慈济国际赈灾的原则。[15]
1993年罹患血癌的旅美留学生温文玲返台推动非亲属造血干细胞移植合法化,并拜会证严法师,请慈济协助血液病患,建构台湾骨髓资料库,同年五月,立法院通过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修正案,废除骨髓捐赠限于三等亲内的限制。而后卫生署召开“骨髓捐赠资料库”专案会议,委由慈济承担台湾骨髓资料库之建立与运作。同年10月,“慈济基金会骨髓捐赠资料中心”成立于花莲慈济医院。配对捐赠地区包含中国大陆及其他国家。[16]
1996年超强台风赫拔席卷台湾,造成台湾重大灾情,慈济志工投入灾区急难救助工作。
1998年1月1日,大爱电视台在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总部开播。1999年租用中国电视公司第二大楼作为总部,同年10月10日透过卫星转播。
1998年筹设脐带血库,因容量限制,于2008年11月已停止收集。2002年脐带血库更名“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
1999年921大地震发生,慈济志工投入灾区急难救助工作。
2003年11月,慈济国际人道援助会成立。[17]12月26日,伊朗东南部古城巴末(Bam)遭受强震,慈济展开赈灾。[18]
2005年1月1日,位于慈济关渡园区的慈济人文志业中心启用,大爱电视迁入。大爱卫星无线广播机构有限公司改制为慈济传播文化志业基金会。其后慈济传播文化志业基金会改名为慈济传播人文志业基金会。
2006年,宗教团体“财团法人佛教慈济功德会”登记立案。[10]
国际人间组织(2007年迄今)
编辑
释证严认为“慈善是人类希望、医疗是生命希望、教育是社会希望、人文是心灵希望”。释证严口中的“八大脚印”,实为八种“妙法”,在2007年改名为“八大法印”。
2008年,大爱感恩科技成立,由慈济环保志工回收宝特瓶抽丝制造成纱。[19]
2016年,第十五届国际佛教杰出女性奖首度跨海在台湾颁发,并于3月8日于花莲慈济静思堂举行。
位于香港九龙塘沙福道12号的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静思堂
921大地震灾后经慈济认养重建的东势国中
穿著制服准备进行服务的慈济人
慈济菲律宾分会静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