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不菲,富可敌国
梅兰芳曾多次出国演出,每场出场费都收入不菲,身为梨园顶梁柱,梅兰芳曾撑起了整个梨园的发展。众人只知他是一个有钱的戏子,却不知道他的实际工资有多少。
在社会进行改革之后,梅兰芳所在的梨园成为了公家演出企业,而他成为了公办戏剧院中的一名正式职员。他开始拿着固定工资演出,这个固定工资能够支撑梅艳芳的花销吗?
通过参考史料可以得知:上世纪50年代,梅兰芳的固定工资为2100元,2100元在当时的年代堪称天价工资。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一穷二白,当时物价极低,大学级别的教授最高工资也只有两三百,梅兰芳的工资远超教授10倍,折合现在物价来看,2100元堪称现在的210万,月薪上百万,着实令人无比叹服!
收入不菲,梅兰芳是否和众多土豪一样挥金如土、奢侈无度?
人人都说戏子无情,梅兰芳一反常态,不仅勤俭节约,还重情重义、心系祖国。在社会变革之后,他并没有独立出去成立自己的梨园事业,而是踏实做一名职员,主要是为了将京剧发扬光大。
淡泊名利、不求回报的梅兰芳在当时富甲一方,虽然拿着固定工资,梅兰芳却依然自得、非常珍惜这难得的稳定时光。工资并不能看出他的身价,通过看他的出场费,更能略知一二。
新中国成立前,北洋政府对梅兰芳极为器重,为了邀请梅兰芳到上海演出,他的一场出场费高达10根金条。出场费不用银元计算,而用金条衡量,由此可想身价价值几何,一根金条足够普通人衣食无忧度过一生,更何况10根金条!
因病去世,名扬万里
这种巨大的成就并没有使梅艳芳迷失自我、洋洋自得,他在众人的追捧中更加谨言慎行、严于律己,一心扑在戏剧的研究上,将毕生所得投入到国家建设中。
梅兰芳的爱国大概和他的出生经历有关,他在战火四起的1894年出生,自幼看多了外国列强在华夏大地的累累罪行,身为热血男儿,梅兰芳自然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为国奉献。回顾他的一生,都在为京剧旦角不断努力。
新中国成立前,他是赤手可热的国际巨星;新中国成立后,他是中国京剧院的院长,一生都在致力于京剧的研究创作。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去世,很多粉丝悲痛不已,对这个京剧宗师的离世颇感遗憾。
小结:
好在后人通过他的教学传授,能够将梅派唱法延长下去,时势造英雄,时代造就了梅兰芳这样的京剧奇才;英雄领时代,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将京剧引向国外,彼此相辅相成,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后世留下弥足珍贵的艺术遗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